司法所培训课件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提升司法所工作水平
主讲人
20
09.
10.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组 织,是整个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自从 中央提出加强“两所一厅” 中央提出加强“两所一厅”(公安派出 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建设以来,司 法部、市司法局始终把司法所建设作为 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 好。
仅仅几年的时间,全市 司法所实现了机构独立编制 单列,司法所各项业务蓬勃 开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司法所干部具备的执业能力
二、如何提高业务素质
司法所干部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实 际工作本领,是司法所履行职责、发 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司法所干部只有 认真钻研业务,精通业务技能,苦练 基本功,才能不断提高履行司法行政 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执业能力
过硬的业务 能力
服务大局的 能力 依法行政的 能力
创造性开展 工作的能力
服务人民群 众的能力
司法所干部要具备服务大局能力
围绕中心、服 务大局是做好司法 行政工作的根本要 求,也是基层司法 行政工作的重要使 命。
应当身在基层、胸怀大局, 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不断增强服 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努力提高正确把握大局的 能力,深刻理解大局,准确把握 大局。
要紧紧围绕基层党委政府的 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 自身优势,扎扎实实为大局服务。
要努力提高在服务大局中推 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能力,促进 自身发展。
司法所干部要具备依法行政的能力
广大司法所干部要牢固树立社会主 义法治理念,自觉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政 策的学习,不断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 律素养,增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基层实 际问题的能力。
司法所干部要具备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司法所各项工作与基层群众息息 相关,服务基层群众是司法所干部的 基本职责。
和群众 打交道 学会做 群众工 作 善于做群 众工作
司法所干部要具备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司法所干部要善于从本地实际 出发,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综合 运用司法所的各项职能,创造性地 开展工作。
司法所干部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
司法所
人民 调解
社区 矫正
基层 法律 服务
安置 帮教
法制 宣传
参与 综治
提供 决策
一、司法所干部具备的执业能力
二、如何提高业务素质
合格的司法所 干部 良好的业务 素质 过硬的工作 能力
读书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坚 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 重要途径。
“只有了解人 类创造的一切财 富以丰富自己的 头脑,才能成为 共产主义者。”
要活到老, 学到老, 改造到老。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 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 人民的人。
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 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 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
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 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 操守、提升思想境界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事有所成,必 是学有所成; 学有所成,必 是读有所得。
当今世界,科学 技术日新月异,知识 经济方兴未艾,知识 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 快,近50年来人类社 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 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 多。
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 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
A
有一些同志对 读书抱有不正 确的观念
B
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
C
有的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顾得上读书;
D
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 书读多了反而适应不了社会,照书上的道理做会吃亏。
生活态度
读书学习
工作责任
精神追求
司法所干部要自觉 加强对宪法和其他基本 法律知识的学习,重点 加强与上述各项职能有 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学习,熟练掌握相关业 务知识和技能,不断增 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水平。
说
做
写
“说”
(一)善于运用礼貌语言
“说”
(二)不要忘记谈话目的 劝告对方改正某种缺点; 向对方请教某个问题; 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 了解对方对工作的意见; 熟悉对方的心理特点等等。
“说”
(三)要耐心地倾听谈话,并表示出兴趣 要耐心地倾听谈话,
“说”
(四)应善于回应对方的感受
“说”
(五)应善于使自己等同于对方
“说”
(六)应善于观察对方的气质和性格
如若与“激情型”的人交谈,会发现对方情绪强烈,内心活动显之于外; 与“静漠型”的人谈话,会发现对方持重寡言,情感深沉; 与平素大大咧咧的人谈话,会发现对方满不在乎,漫不经心。
“说”
(七)应善于观察对方的眼睛
在非语言的交流行为中, 眼睛起着重要作用,眼睛最 能表达思想感情,反映人们 的心理变化。
“说”
(八)应力戒先入为主
要善于克服社会 知觉中的最初效应。 在谈话中应持客观的、 批判的态度,而不应 单凭印象出发。
“说”
(九)要消除对方的迎合心理 要尽可能让对方在谈话过程 中了解自己的态度,从谈话中获 取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
“说”
调解语言应注意: 调解语言应注意: 要大众化 要明朗化 要平易化
“说”
常用的调解语言: 常用的调解语言: 定心话 风趣话 圆场话 希望话
“说”
常用的语言技巧: 常用的语言技巧: 有浓重的感情色彩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恰如其分地使用幽默 严密的逻辑思维 巧妙运用格言警句 语言委婉含蓄
说
做
写
“做”
常用的调解技巧: 常用的调解技巧: 第一种方法是以法衡量,以德感化,法德结合
村民赵某的丈夫去世后,为了给丈夫办后 事,欠下了8000多元外债,家里生活本来 就很困难,两个孩子还小,大的5岁,小 的只有3岁。丈夫留给她们的只有一栋房 子,如果卖掉房子还债,她们将无处可住。 这样过了两年,赵某与邻村的钱某结了婚, 赵某结婚后,要带走两个孩子,和家中的 财产,但是遭到孩子的叔叔和各方面的阻 拦。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寡妇 改嫁不能继承遗产是我国农村的传统 观念,在调解这起纠纷时,调解主任 首先向孩子的叔叔阐明了法律的相关 规定,指出遗产继承的顺序及夫妻间 继承的法律规定,如果孩子的叔叔一 味阻挠的话,就是违法行为。在孩子 叔叔对法律有所了解后,调解主任又 从人之常情出发,对孩子叔叔动之以 情,指出孩子还小,需要母亲的抚养, 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让赵某带着孩 子改嫁。在这起纠纷中,调解主任主 要运用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方法。 依法衡量,以德感化法,同时注意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性与灵活性 相结合。
“做”
常用的调解技巧: 常用的调解技巧: 第二种方法是广泛借力,整体联动,多管齐下
“做”
常用的调解技巧: 常用的调解技巧: 第三种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以大带小,主次配合
吴某和郑某家住在一栋楼里,两家经常为 了小事吵嘴打架,纠纷不断发生,虽经调 解员多次调解但仍旧不能重归于好。调解 员小王为了寻求纠纷发生的原因,向周围 的群众进行了调查……原来是这样的,因 为郑家人身材矮小,吴家的人在背后议论 说“真是三块豆腐干凑到一块了”。这话 也就被孩子们传开了。于是郑家对吴家记 恨在心。两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
这次成功的调解就是调 解员小王认真分析了纠纷的 主要原因,采用了抓住主要 矛盾的方法。在寻找主要矛 盾时,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纠纷的相 关资料。主要矛盾找到了, 纠纷的根源解除了,两家人 其他的小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了。
“做”
常用的调解技巧: 常用的调解技巧: 第四种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当事人一方卫某和老伴是退休的老工人。 从蒋某手上买到了两间私产房。因为蒋某 临时有事,卫某就和蒋某约定过一段时间 再办手续。蒋某出卖的两间房中有一间是 韩某的。卫某知道真相后,表示已经给了 房钱并签了合同,房子应该归自己。韩某 和蒋某的关系很好,为了照顾蒋某一家, 就将属于他的那间房暂时借给了蒋某住。 蒋某最近调动工作,要搬家了,蒋某在出 卖自己的那间房时,把韩某的这间也一起 卖给了卫某。
在这个案例中,调解主 任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想 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 即找到了纠纷的症结,也获 得了当事人的信任。也正是 通过换位思考,调解主任找 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 案。同时也使调解人员成功 地消除了当事人对调解员的 不信任感和对抗心理,使调 解员争取到当事人的理解与 合作,从而使调解顺利进行。
“做”
常用的调解技巧: 常用的调解技巧: 第五种方法是学会赞扬,拉近距离,褒扬激励法
一天,朱某怒气冲冲的找到调解员老 杨说“我这个小侄子这些天总是做偷 鸡摸狗的事,我说他也不听,我管不 了了,请您教育教育他,或者就把他 带走吧,我真的不想见他了。”老杨 非常了解朱某家的内情,朱某是个心 地善良的人,他的侄子本质也不坏, 但朱某的脾气有点火爆,他侄子的性 格又很倔犟。所以叔侄之间经常磕磕 碰碰。
在这起纠纷调解中,调解员 老杨运用的主要是褒扬激励 法。老杨对朱某进行了恰如 其分的赞扬,既有自己的感 受和评价,也有大家公认的 赞扬,大大缓解了朱某地愤 怒情绪。老杨对小朱运用了 激励法,促使小朱严格要求 自己并学会了体谅叔叔一家, 使得叔侄关系和睦。
说
做
写
公文,是公务文件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范畴。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 公文,是指一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 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体式完整的文 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那些在机关单位 之间以正规格式通行的书面文字材料。
公文的行文方向
上行文 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 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机关之间 行文
平行文
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 间的行文,如函等。通知、公 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下行文
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 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 通知、通知、通报等。
行文的基本原则
①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 ②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请示性质、要求对 方办理答复的公文,应分清主送和抄送机关。 ③联合行文的规则 ④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的规则
按照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 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 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 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 意见、函和会议纪要共13个文种。
一、通知
概念 种类
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 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 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 通知大多属于下行公文。
一、通知
概念 种类
通知的分类
指示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
分类
会议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 颁发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
是告知下级机关“需要知道”的事情,以利工作 展开时使用。其内容有的要求机关、部队贯彻执行, 具体办理;有的只有周知性质,并不要求办理。知照 性通知所涉及的内容多数是一般性的问题,如人事任 免、成立机构、启用印信、迁址办公、更改电话等。
根据什么决定(批准) 成立什么机构 为了什么
任务是什么
成员是谁
会议性通知
通知有关单位或人员参加会议时使用的一种文 体。其中有公文式的通知和便条式的通知两种。业 务工作的会议通知,一般用公文式。
召开会议的目的、主持 单位、会议名称
会议安排
二、报告
概念 种类
报告的概念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 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 询问。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和事情 过程中。
二、报告
概念 种类
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 情况报告
分